- 龙测取名
- 樊姓男孩女孩取名用字解析
樊姓,中国姓氏,一出于姬姓,一出于子姓,以国为氏,是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二位的姓氏。樊姓发祥于河南。春秋战国时,樊姓氏族以此为源,北入山西,东到山东,南迁湖北、江苏,西徙陕西,与当地氏族世代共处,人口221万,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著名人物有西汉大将军、左丞相樊哙、唐代巾帼英雄樊梨花。
樊姓历史发展
樊姓源流
樊氏宗谱 ①远在在人皇氏时代有泰壹氏之后,传到尧帝时,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有樊姓酋长樊竖字仲文到帝都屯丘(今河南清丰),参加废帝挚立尧为帝。其尧臣樊仲文后被封到山东西南立国为君,进入夏商时期迁入陕西长安东南,其后有樊仲氏。
②相传伏羲氏之后有个叫后照的到四川的东部巴水河上游定居,其子孙以巴水之名姓巴,后来巴氏有个叫顾相的生有五个儿子,分为五个姓,其中有巴郡的樊姓起源。
③高辛氏帝喾有女配槃瓠生有六男六女后自配成婚,衍发为六个姓,其中有武陵南郡的樊姓起源。
④有颛顼帝之后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封为赢姓。据考古发现在河南信阳的平桥镇以南的狮河之滨有古樊城,出现有赢姓的古樊国之墓。
⑤陕西樊姓相传是炎帝之后,汉文帝时有樊仲子,十六国时有樊世等氏族樊姓。
⑥樊姓起源于姬姓,形成于西周 。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始祖,号神农氏;黄帝是姬姓部落的始祖,号轩辕氏。从二帝的后代看,炎帝相传仅姜姓一系,而黄帝相传却有25个儿子,后来发展为25宗,分为12个姓:姬、酉、祁、己、滕、箴、任、仼、荀、僖(xi)、姞(ji)、儇(xuan)、依。在此12族中,只有“苍林”与“青阳”同黄帝姓姬,而樊姓是从姬姓产生的。姬姓传至周太王之玄孙虞仲支孙仲山甫被周宣王赐封到周成王的都城洛阳管辖的河南济源西南建立樊国,其后有樊姓起源于仲山甫的一支。 [3-5]
⑦樊姓起源于子姓,形成于商代 。樊姓是商汤的后裔,是最早的樊姓起源。商朝中期,国内形成了七个大族,即陶、施、樊、繁、錡、几和终葵。樊姓为七族之一,子孙一直世袭下来。周武王灭商后,他把商代遗民七族分别迁往齐、鲁一带定居,所以战国前后,樊姓名门望族多在山东、山西地区。 望出于山西“上党郡”,其后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的樊迟字子迟就是商朝“殷民七族”的后人。
樊姓迁徙
第一次: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康王南渡,南宋建立,金兵南下,汉族人民大都迁往江南各地。世居任城一带的樊姓人也大都南逃。散居苏杭、嘉兴、长山各地。
第二次:元朝统治江北的几十年间,因与南宋连年征战,无暇顾及黄河堤防。尤其元末,黄河多次决口,漫灌四省六郡四十二县。因元军驻守长江北岸,南逃无望,只得往无战事的山西逃生。只几十年,黄河泥沙就把梁山水泊八百里几乎淹没。到明洪武二年,开始长达五十余年的山西大迁民。大都被迁到苏、鲁、豫、冀四省的黄泛区。此时樊姓人有部分从山西迁返。
第三次:明初,燕王又与建文帝征战在黄淮一带二十余年,族人避战乱外逃甚多。有的从戎征战,后屯边驻守,故丰、沛、单、曹亦有屯边记载。
第四次:清初顺治元年五月(公元1644年),鱼台明末进士樊毓敦反清复明,聚众三万,号称樊家军,隐于任北先贤父林,择机伏歼清军固山额真巴哈纳部精锐。后兵败,株连州属各县族人,惨遭抄杀。族人大都西逃郓城,南逃单、曹、苏、豫、皖等地。敦率部边战边撤,沿兖、曲、泗、平邑、费县一线南下,到临沂后逐步四散隐居。建东、西樊村。其弟毓朗、毓质南下,陆续隐于东海赣榆、苏州、嘉兴(上海)、宁波、福建。余部随郑成功去了台湾。另有一部西南撤退,散居河南内黄等地。其中逃亡郓城者,迫于生计,趁清将石廷柱驻郓扩军之际从戎,后编入汉八旗,南下平三藩后,留驻南疆屯边。平藩有功者回京受封、赐田、赐物,世居丰台建樊家庄。
樊姓发展
樊姓发祥于河南济源。春秋战国时,樊姓氏族以此为源,北入山西,东到山东,南迁湖北、江苏,西徙陕西,与当地氏族世代共处。
在长期的繁衍播迁中,樊姓逐渐人丁兴旺,形成了昌盛的大郡望有两个:一个是南阳郡,一个是上党郡,治所秦时在今山西壶关,到西汉时移治长子(山西)。自战国至西汉期间,在河南的尉氏、陈留、新野、唐河、泌阳、新蔡、平舆、汝南、正阳等地皆有樊姓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中唐河湖阳樊姓一族,迅速发展壮大成南阳郡大姓。西汉末、新莽初,南阳大庄园主樊重富可敌国。 [9-10]
与此同时,北迁山西的樊姓人口繁衍昌盛,亦形成了另一大郡望——上党郡。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党郡仍乘借南阳樊姓皇亲的余威壮大势力。如南朝梁的樊方兴及其子孙皆封公侯,此支樊姓门第光耀六百年之久,至隋湮而不闻;上党郡还有一支樊姓族人,他们迁往北猗(yi)氏,以北齐樊进为代表,使北猗氏樊姓昌盛起来;唐代时,北方樊姓氏族依然呈繁荣势。值得一提的是,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樊淑曾西游大食国(今阿拉伯),把中国书画艺术传入西方;两宋时江南始有樊姓见诸史册;明初,樊姓作为洪洞大槐树的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天津,北京,河南,山东,江西等地;清代时,樊姓已广布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并有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如今,樊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陕西,河南,江西三省为众,三省樊姓占全国汉族樊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其它如北京,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长治;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灌阳;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陇川等地区都有樊姓人居住。
樊姓始祖
樊字 仲山甫,他是周文王的后代,是周宣王的贤臣。当时周王朝边境动乱不安,是仲山甫率领尹吉甫,方叔,召虎等卿士(王朝执行官)北伐狁(yun,即匈奴),南征荆蛮、淮夷、徐戎,国家得以安定,成就了周王朝的中兴大业。因仲山甫战功显赫,受封于樊(一说今湖北襄阳的樊城;一说是今河南济源西南)地。仲山甫受封后改名樊仲,又叫樊穆仲,其后代以国号为氏。樊氏后人尊仲山甫为樊姓的始祖。仲山甫与周武王姬发是四代内堂兄弟关系,故樊姓从产生开始就属于王族,望族。樊姓从受封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 [11-15]
樊姓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 樊氏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零七位,人口约120多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93%左右。
樊氏主要出于姬姓。周太王有后代叫作仲山甫的因为作战有功被分封到樊地(今河南济源),他的后代以国号为姓,世代以樊作为姓氏。而樊氏最早的起源其实可以追溯到商汤时代。
在古代,樊氏的望族大多聚居在上党。樊氏族人在全国各地许多地方均有分布,如北京,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长治,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灌阳,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陇川等地。
先秦时期,樊姓活动主要在河南和陕西一带。进入秦、汉以后,西部、西北和中原的樊姓发展相对较快,到隋朝初期,在山西南部的上党地区,河南南部的南阳地区形成了樊姓望族。进入唐、宋时期,樊姓向南和向东部发展,很快进入皖赣苏浙地区,到明、清时期各地都有樊姓的足迹了。
宋朝时期,樊姓约有近7万,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09%,排在第一百四十位之后。当时四川为樊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总樊姓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和广西等地,以上五省大约占了总樊姓人口的83%。全国形成了川陕、晋、豫樊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樊姓大约有14万余,约占全国人口的0.15%,排在第一百〇七位。山西为樊姓第一大省,约居住了樊姓人口的20%。全国樊姓主要集中于山西、浙江、陕西、湖北、山东、河北、河南、四川、江苏九省,大约占全国樊姓总人口的92%。樊姓人口主要倾向由四川和河南向西北和东南地区迁移。全国基本形成由西北的秦晋地区东南斜穿华北和中原直达东海的一条樊姓集中分布带。
樊氏是常见姓氏,分布较广,尤以陕西、河南、江西等省为多,这三省樊氏约占全国樊氏人口的50%左右。樊姓的第一大省为河南,大约占全国樊姓人口的18%。在全国主要分布于河南、陕西、山西、安徽,这四省集中了樊姓人口的49%,其次分布于江苏、湖北、河北、江西、甘肃,这五省又集中了樊姓人口的26%。全国形成了以陕西为中心的向东南递减的一条樊姓分布带。
在当代中国姓氏排行中樊姓为102位,人口约221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七。樊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樊姓在人群中分布在陕宁、晋豫鄂、甘肃大部、河北西部、内蒙古中部、安徽西端、江西北部、川渝北部、湖南西北,樊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27%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8%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9%,该地区居住了大约49%的樊姓人群。在皖苏大部、湘赣中部、贵州北部、重庆南部、四川中部、山东西部、河北大部、北京、内蒙古东南、辽宁西部,樊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18%—0.27%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1.8%,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5%的樊姓人群。
在地方姓氏中亦有一定位置。如北京市1982年人口统计资料抽样分析统计中,在前100个大姓之内,居74位;又如陕西省亦是1982年人口统计中,前100个大姓里居63位。见诸历代《百家姓》,樊姓人口如汉代《百家姓》,又叫《姓氏三字经》,收录200个姓,其中有“……屈宗淡,樊爱君……”句,居168位;宋代《百家姓》搜集468姓中,有“……高夏蔡田,樊胡凌霍……”句,居157位;明代《皇明千家姓》收录1968姓中,有“……戴邭滑顿,沈樊沮漆……”句,当代新编《百家姓》128句,每句4字,其中第26句写道“樊兰殷宠”,居101位。
樊姓传统文化
樊姓郡望堂号
郡望
上党郡、南阳郡、庐江郡、沛国郡等。
堂号
上党堂、南阳堂、舞阳堂。
樊姓姓氏图腾
樊姓图腾 樊,本义是马负过重,止而不前。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樊字像一匹马身上驮了很多很大的东西,马变得很小之形。其实,樊字的上部像篱笆或关鸟兽的笼子之形。引申有笼子、藩即篱笆之意,还有围绕、边缘、纷杂外貌等意思。笼子是原始人群十分需要的捕捉和驯养动物的工具,擅长编制笼子的一支群体称为樊氏族,樊是氏族的原始图腾和族徽,樊人所居之地称为樊,由于樊氏族擅长编制笼子,自然也善于建筑围墙蔷笆等,很快建起了城堡,后来发展为国和姓。据最新考古发现,在河南信阳地区的古樊城之地出土了古樊国的器皿,铭文上表明古樊国是东夷族赢姓的后裔,东夷族是以鸟为图腾的部落,捕鸟和编制鸟笼当然是他们的擅长之技能了。
樊姓家谱文献
名称
编辑
时间
册数
保存
常山博龙溪续修樊氏宗谱
樊贵贤
清道光九年
淳叙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二卷、第四~五卷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桃江樊氏三修族谱
樊俊明主修
清道光十九年
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常山龙溪樊氏世谱五卷
樊永让等纂修
清同治五年
淳叙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宣城昭义莘潭樊氏宗谱
樊士林等纂修,
清同治十年
木刻活字印本五册,今仅存第~五存卷、第十~十一卷、第十三卷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四川长寿樊氏宗谱
樊有达纂,樊有逊修,
清光绪五年木刻活字印本,清光绪二十五年木刻活字印本
两册
四川省图书馆
江苏江都樊氏族谱
樊圣琳、樊圣泰等纂修,
清光绪十八年
八卷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省泰州市图书馆书馆
湖南长沙楚塘樊氏六修族谱
樊晃
清光绪三十一年
柔嘉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今仅存第二卷、第六~八卷、第十二卷、第十五~十六卷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四川高县庐符樊氏谱
樊宗儒
清
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河南省图书馆
常山博龙溪樊氏宗谱
清朝年间淳叙堂木刻活字印本
九册,今仅存第四~八卷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长宁樊氏续修支谱
清朝年间柔嘉堂木刻活字印本
三册,今仅存第四~六卷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四川长寿樊氏族谱
刻活字印本
四川省长寿县付何乡美满村黄家塘坎
江苏武进毗陵樊氏宗谱
樊茂金等修
民国三年
六册
中国国家图书馆
广东兴宁樊氏族谱
樊谟训修
民国十年
铅字本十册
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苏江阴暨阳普设樊氏宗谱
樊汤华
民国十七年
悦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卷
南开大学图书馆
河北清苑樊氏家乘
樊荫荪
民国二十七年
铅印本一册
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
湖南衡阳楚塘樊氏六修族谱
民国二十九年
柔嘉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二卷
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四川简阳樊氏宗谱
樊树善
民国三十一年
石印本四册
四川省图书馆
海虞樊氏宗谱
樊海福
民国三十二年
崇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今仅存第一卷、第五卷、第九~十卷、第十二卷、第十四卷
河北清苑樊氏家乘
樊榕纂
民国三十八年
手抄本两册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常山绣溪樊氏谱
明成化丙午年
(说明:上述内容根据各地家谱整理)
樊姓宗祠对联
四言
巨鹿贤守;屠狗英雄。
——佚名撰樊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湖阳人樊准,字幼陵,少年起学儒术,和帝时为尚书郎,后历官御史中丞、议郎、巨鹿太守、河内太守、尚书令(宰相)、光禄勋。在巨鹿任上时,对内安抚百姓,发展农桑,对外抵御羌族进犯,境内得以安定。下联典指汉初将领樊哙,沛县人。汉初,又随刘邦平定臧荼、韩王信的叛乱,官左丞相,封舞阳侯。
彭城医圣;猗乐文魁。
——佚名撰樊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名医樊阿,彭城。华佗的弟子,擅针灸。下联典指北朝北齐哲学家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乐人。
下床答拜;尽室登仙。
——佚名撰樊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的樊英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床答拜。下联典指《列仙传》载,刘纲与妻樊夫人,善道术,举室仙去。
李谦文学;子盖清廉。
——佚名撰樊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齐·樊逊,字孝谦,以文著称。下联典指隋·樊子盖,以善政闻名,人称清廉。
南阳世泽;营国家声。
——佚名撰樊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樊兴,从太宗征战,积功封营国公。
六言
隐乐湖山之迹;补衮诗歌之章。
——佚名撰樊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樊英·事典。下联典指西周·樊穆仲事典。
无遗行于乡里;有令德在子孙。
——佚名撰樊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汉樊敏碑字联。
七言
陇西出谋获全胜;鸿门斥项解危机。
——佚名撰樊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学者樊志张,南郑人。博学多通,尝游陇西,破羌将军段干请见之,他出谋说:“向东南角乘虚引出,及百里,还师攻之,可以全胜”。干从之,果验。下联典指汉初将领樊哙。
不以荣华耀乡里;常将道德养祥和。
——佚名撰樊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汉樊敏碑字联。
长松卓立古之直;好风微起圣而清。
——佚名撰樊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汉樊敏碑字联。
高风清节超巢许;丰功伟烈并萧曹。
——佚名撰樊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周樊侯樊仲甫的事典。下联典指汉初将领樊哙事典。
八言
门有古松,庭无乱石;秋宜明月,春则和风。
——佚名撰樊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汉樊敏碑字联。
壶山隐居,术灭风火;杏堂高弟,学有师传。
——佚名撰樊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学者樊英的事典。下联典指春秋时鲁国名人樊迟。
八言以上
薄稼圃而不为,宜善会先贤之意;敬鬼神以仍远,当恪遵乃祖所闻。
——吴信辰撰樊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樊氏宗祠联。
樊姓字辈排序
地名
派衍
湖南桃江
偃腾玉庆茂九梅宗孟秀友胜樊世问学崇正大德修益光明杨声宏祖志道盛蔚邦华克敦诗与礼自今愈厚佳
湖南资兴
忠孝传家国鸿
湖南新邵
朝廷开景佩
湖南宁远
世季昌祺家强谱艳
湖南张家界
金学传世永文章定能云
湖南衡阳、长沙、宁乡、新化、安化、邵阳、溆浦、益阳、湘潭
辛元明宗福再昌永太荣华富贵兴旺加爵禄
湖北利川
贞纯希明哲孝友启后人
湖北襄樊、陕西旬阳
自西达于清世开永在兴仁义礼智信晓雨玉堂春
湖北黄石
应兴孝友启后人
安徽芜湖
世开经国秀,道胜继周卿
四川南充
乾坤定荣华富贵
樊姓文物遗存
樊氏大宗祠
樊氏大宗祠
樊氏先祠 樊氏大宗祠,又叫“博龙祠”,位于招贤镇樊村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70多年历史。大宗祠墙体为开线砖浆砌建筑结构,内建筑以木头、石条、石柱为主。该祠分为前、中、后三进。前进为戏台和化妆室。宗祠最引人注目的是戏台的八卦井和一对木雕的狮子戏球。宗祠门前5米处立着一块高15米、宽0.8米的青石碑,碑正面书有“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樊氏大宗祠”。落款是“浙江省人民政府:1997年8月29日公布”。青石碑的反面刻有“樊氏大宗祠,建于清乾隆年间。保护范围以该建筑四周墙体为界,控制地带:以四周墙体为准,各向外延伸15米”。
樊氏先祠
洛阳新安县玉梅村水源自然村樊氏祠堂,地处新安、渑池、宜阳三县结合部,是一座约15平方米的古旧院落,“樊氏先祠”匾长约160厘米,宽60厘米,无上款,下款为“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七月谷旦”,黑底金字。
樊子祠
樊子祠,又称益都侯祠,村南50米有樊子墓,占地40亩,有碑刻数十通。樊子祠为汉高祖十二年,由樊迟的七世孙舞阳侯樊哙被刘邦钦赐所建,后其十一世孙樊宗、樊岩在此大兴土木,修建庙、府、墓、林。当时樊子祠三进院落,三殿大堂,错落有致。林地数百亩,松柏参天,石碑林立。1985年以来,樊子祠、府、墓、林先后被批准为县、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樊姓研究考证
①姬姓樊仲甫氏世系。只知道樊仲皮、樊济为其后,其余待考。
②樊城最早记载是陈寿《三国志·蜀志·卷六》 樊城,西魏置县。因此,樊城之说比较晚,不可作为先祖溯源的依据。现代许多文献资料,如鲍至著《南雍州记》云:“邓县即在樊城,本仲山甫之国”,引述“樊城为仲山甫的封国”,其实是缺乏依据的谬说,是完全错误的。不过,樊城确实与樊氏有关,是兴起于春秋后期廪君巴人樊氏建立的一个樊国,位于今襄阳以南,后被楚国所灭。
樊姓姓氏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樊姓历代名人77名,占总名人数的0.17%,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一十一位;樊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9%,排在并列第一百五十八位;樊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9%,排在并列第一百四十九位;樊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18%,排在并列第一百二十六位。
樊皮,春秋时周国大夫。樊皮叛王《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樊於期,战国时秦国大将,避罪于燕,得燕太子丹之庇护,后因荆轲欲替太子丹杀秦王,愿得其首级以入秦,遂自刎而死。
樊哙 樊哙,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沛县人。楚汉战争时,项羽的谋士范增打算在鸿门宴上谋杀刘邦,樊哙持盾闯入,斥责项羽,使刘邦得以脱身。灭秦后,与张良谏刘邦不要贪图咸阳宫室安乐,遂封存重宝财物府库。以军功封舞阳侯。
樊英,字季齐,生于汉代,南阳鲁阳人。他通晓阴阳地理,并洞悉其中的奥妙,能推测灾异。他在壶山之阳隐居时,向他求学的人从四处涌来。无论州郡如何礼请他,他都不应。
樊逊,北齐哲学家,他对道教神仙方术加以批判,认为皆虚妄之术。
樊稠(?-195),东汉末年军阀,官至右将军、万年侯。凉州金城人。
樊兴,安州(今广东省中山市)人,原籍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为人忠谨,大唐开国功臣。历左骁卫将军、赤水道行军总管、左监门大将军等职,后官累至检校右武侯将军、襄城郡公。永徽初卒,赠左武侯大将军、洪州都督,陪葬献陵。
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原系隋将,归依突厥,后投唐。樊梨花智勇全,美貌绝伦,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
樊忠,陕西人,明朝护卫将军
樊圻,明万历四十四年至清康熙三十三年后(1616-1694后)清画家。字会公,江宁(今江苏省南京)人。擅画山水、花卉、人物。为“金陵八家”之一。
樊腾凤,河北人,著有《五方元音》。
樊莹(1434—1508),字廷璧,号澄江,常山人。明天顺八年(1464)进士,引疾归养。成化三年(1467),应知县李溥之聘编纂《常山县志》。正德三年十一月十八日病故,葬博望乡(今常山县何家乡)大尖山。正德十四年昭雪,追赠太子少保,谥清简。
樊继祖,字孝甫,号双岩,郓城县人,明正德6年(1511年)进士。著有《双岩奏疏》、《十友传》、《山海纪程》、《金丹集》等,流传于世。
樊腾凤,字凌虚,河北邢台隆尧县西良前村人,以创著《五方元音》闻名全国。
樊增祥(1846—1931),清朝政治家、文学家、著名诗人,亦名云门,字嘉父,别号樊山,恩施城关人。16岁取秀才,21岁中举人,31岁中进士。其代表作有《彩云曲》、《樊山诗集》等。
樊弘,四川I江津人。民国十四年北大毕业后,任北京《中美晚报》编辑助理和《国民公报》编辑员。著有《劳动立法原理》。
樊宗师,字绍述,河中人。始为国子主簿。元和中,擢军谋宏远科,授著作佐郎。历金部郎中,绵、绛二州刺史。进谏议大夫,未拜,卒。诗七百六十九篇。今存一首。
樊学文(1912-1978),四川省苍溪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樊哲祥(1908-1995),湖北省公安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樊代明,(1953.11-),四川省重庆市(今直辖市)人。1972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消化内科专家,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樊根深(1942.12-),室名叶茂堂,陕西省华县人。196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樊文德(—1935),陕西省吴堡县人。革命烈士。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4支队。
樊任民(1899-1932.10.3),江西省铜鼓县人。早年在江西省立第六师范学校读书。1925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7月,从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开会回来,途中不幸被捕。10月3日在县城被敌人杀害,牺牲时33岁。
樊昌善(1904-1932.10),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地方武装游击队,后调中国工农红军鄂陕边区第四路游击师当战士。1932年10月奉命到黄安县以南去执行任务。途中不幸被敌捉住,牺牲时28岁。
樊学赐(1900-1928),湖北省公安县人。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冬被敌杀害于公安县南平,牺牲时28岁。
樊笑竹(1907-1935.12),江西省永新县人。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红六军团第18师52团团长、53团团长等职。1934年8月率全团随红六军团西征。1935年12月,在湖北省来风县牺牲,时年28岁。
樊万祥(1898-1929.5.18),江西省修水县人。1926年8月参加革命。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5月18日,被敌人残酷杀害,时年31岁。1932年5月,中共湘鄂赣省委、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将修水二区命名为“万祥区”,以志纪念。
樊友桂(1903-1934),江西省修水县人。早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8月,任中共修水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10月兼任修水县赤色职工联合会委员长。1934年在修水上衫作战时牺牲,时年31岁。
樊凤贤(1908-1933.9),陕西省旬邑县人,烈士。1922年进入旬邑宝塔高级小学就读,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樊生法(1895-1933),江西省修水县人,中国共产党员。1933年在修水大桥被敌人杀害,牺牲时38岁。
樊仲甫(1906-1928.1),浙江省奉化县人。1920年毕业于奉化发起山完全小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1月被杀害于监狱刑场,牺牲时22岁。
樊明德(1897-1934.9),江西省修水县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8月调任中共修铜县委书记。9月在铜鼓梓庄被叛徒杀害,牺牲时37岁。
樊废级(1902-1934),江西省修水县人。1926年在江西省立第六师范读书时参加革命,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在湘鄂赣苏区“六、七月事变”中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2岁。
樊策安(1901-1935.5),江西省修水县人,烈士。1923年考入江西省立第六师范学校。1926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
樊象日(1900-1933),江西省修水县人。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8月任中共修水中心县委书记。1932年4月当选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等职。1933年秋任少共修水县委书记。同年在修水古岭作战时牺牲,时年33岁。
樊仲云(1899-不详),浙江省嵊县人。早年毕业于嵊州一中。1923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任《救亡日报》总编辑。后去香港,任国民党的《国民日报》主笔、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中央大学校长。
樊钟秀(1888-1930.6.4),字醒民,因排行第二故外号称樊老二,河南省宝丰县县城西夏庄(今平顶山市西区)人。自幼随父入私塾,厌八股,喜任侠、重信义。1901年逃学到少林寺学习拳棒。是民国时军阀,西北军中最早的中国国民党员,被孙中山任命为建国豫军总司令。1930年6月4日到南关视察战况,回城至南门时,被蒋机炸伤而死,终年42岁。
樊耀南,湖北公安人,民国政要。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律,自奉谨饬,品学兼优,多才多艺,工诗度曲,弹琴摄影,样样精通。
樊崧甫(1894—1979)、原名芝碧、字仲哲、号哲山、丽水市缙云五云镇人。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军衔、人称“白马将军”“虎头将军”。
樊钊(1899-1940)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早年投身军旅,历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1940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七十一师中将师长。
樊雨农(1901—1968)、陕西蒲城人、黄埔军校第6期步科毕业。国民革命军少将军衔。
樊志起(1956-2010),中国国内著名影视剧演员。
樊士晋,男,汉族,陕西吴堡樊家圪坨村人。历任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局长、中央直属机关管理局局长、中央直属机关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2003年1月就任、2008年3月卸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职务。
樊金龙,男,1963年11月生,汉族,江苏太仓人,现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83年12月入党,1981年8月参加工作。2011年11月,当选为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
樊少皇,1973年6月19日出生于香港,演员,2008年,荣获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樊明武,男,1943年7月生,湖北沙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的回旋加速器专家、磁铁理论与工程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樊纲,男,汉族,1953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上海市崇明县。经济学博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樊登,出生于1976年3月24日,樊登读书会发起人,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系,获得了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系工学学士学位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在大学期间获得过全国名校辩论邀请赛冠军 ,全国大专辩论会冠军等荣誉称号。之后获得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博士学位。樊登曾主持过的节目有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12演播室》、《选择》、《三星智力快车》、《成长在线》系列节目《爸爸培训班》、《奋斗》、《给你一个亿》、《商界传奇》等。2013年10月,樊登创办樊登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