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测取名
- 伊姓男孩女孩取名用字解析
伊姓源于上古。相传,古帝唐尧生于伊祁山,他出生时,寄养于伊侯长孺家,他的后代便以伊为姓,称伊氏。 伊尹之后。商朝大臣伊尹,曾居在伊川,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居 住地名'伊'为姓。伊尹后来佐商汤灭夏,商初辅佐四代五王。3、为历史上伊娄氏所改。《魏书。官氏志》有记载云:后魏鲜卑族有可汗拓跋邻,以其六弟为伊娄氏,后分为二姓,一姓伊,一姓娄。 伊姓望族居陈留(今河南开封陈留镇)。 回族、满族、蒙古族有伊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239位。
伊姓历史发展
伊姓得姓始祖
尧帝、伊尹(伊挚)、密咱按布(密赞庵布)。
伊姓伊姓溯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伊祁氏,出自远古帝王唐尧,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相传,古帝唐尧生于伊祁山(今河北顺平),他出生时,寄养于伊侯长孺家,因此称他为伊祁氏,其后裔子孙便以伊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另有一说,尧帝出生在伊水边,为了纪念他的出生地,所以姓伊,在尧的后代中,有人就继承了伊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商朝大臣伊尹之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商王朝的开国贤臣伊尹,姒姓,是夏禹的后代。他曾居于伊川(今河南伊川),因此以其居住地伊水为姓氏。伊尹后来辅佐成汤战败夏桀,灭了夏王朝,建立了奴隶制的商王朝。
伊尹,名挚,是有莘人(今山东曹县)。著名夏末商初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伊尹生有儿子伊陟,成为伊氏的始祖。该支伊氏一族最早成望于陈留郡,即今河南省的开封市。
第三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伊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伊耆,是西周时期隶属于秋官府司管辖的一种官位,专职主管农政,即原先的神农氏之职,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部长。
这在典籍《周礼·秋官》中有记载:“伊耆,古王者号。后王识伊耆氏之旧德,而以名官。”
在伊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伊耆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伊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跋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期,鲜卑族部大可汗拓跋邻(北魏献帝拓跋弘),以其六弟为伊娄氏,建伊娄部,为鲜卑民族中显赫的贵族部落氏族。
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于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强化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将伊娄氏分改为两支汉字单姓:一支为娄氏,一支为伊氏。
该支鲜卑伊氏族人,后逐渐融合于汉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典籍《回教民族说》中的记载:“伊司马仪之后裔姓伊”。
回族伊氏,实际上最早主要是取自伊斯兰教圣人“伊布拉欣”(Ibrahim)名字首音的谐音汉字,又称“易卜拉欣”、“亚伯拉罕”。伊布拉欣与阿丹、努哈、穆萨、尔撒和穆罕默德并称为安拉的六大使者,系犹太教和基督教推崇的圣人和希伯来人的祖先。许多在中国的伊斯兰教教徒皆以其名字为汉化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另外,在回族伊氏家族中,也有来自清朝时期改氏的,如清朝内务府大臣密咱按布,就是回族人,他曾请旨改姓为伊氏并得到恩准,其后裔子孙成为回族伊氏的另一支。
伊氏回族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等地。
第六个渊源:源于鄂伦春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鄂伦春族自治旗志》记载:
鄂伦春族阿其格查依尔氏,满语为Acigecalr Hala,该氏族有两个分支,即伊格吉依尔氏、嘎格达伊尔氏这两支,后多冠汉姓为伊氏、阿氏等。
第七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拜都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idu Hala。清朝中叶以后冠汉姓为白氏、伊氏。
⑵.蒙古族纳伊氏,世居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yi Hala。所冠汉姓即为伊氏。
⑶.蒙古族伊图默氏,亦称伊图玛氏,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Itumo Hala。所冠汉姓多为伊氏。
⑷.蒙古族伊勒们氏,世居敖汉(今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Ilmen Hala。所冠汉姓即为伊氏。
⑸.蒙古族伊尔佳氏,亦称伊佳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Irgiya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伊氏。
⑹.蒙古族岳诺特氏,亦称岳诺托氏、亦日呼德氏、闫忽德氏,世居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ono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冠汉姓为伊氏、阎氏、门氏等。
第八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黑龙江志稿》、《满族的社会组织》等记载:
⑴.满族楚库勒氏,亦称车勒库勒氏、褚库尔氏、车克里氏,以地为氏,满语为Cukule Hala,世居楚库勒(今黑龙江黑河江北俄罗斯境内褚库尔村),后多冠汉姓为伊氏、楚氏、金氏。
⑵.满族伊伯氏,满语为Ibe Hala,汉义“前进”,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后多冠汉姓为伊氏、钱氏等。
⑶.满族嘉穆湖觉罗氏,亦称嘉穆呼氏,实为伊尔根觉罗氏居住在嘉穆瑚城的族人(今黑龙江宁安),以地为氏,满语为Giyamhugiolo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伊氏。
⑷.满族伊喇氏,亦称伊拉喇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移喇部,即辽国契丹族国姓耶律氏部族,满语为Ilan Hala,汉义“三”,世居三姓(今黑龙江依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伊氏、刘氏、王氏、肖氏、萧氏、李氏、黄氏、白氏等。
⑸.满族伊穆氏,满语为Imu Hala,世居红云堡(今辽宁沈阳西部五十公里处),所冠汉姓即为伊氏。
⑹.满族伊苏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移室部,以姓为氏,满语为Isu Hala,汉义“素面青缎”,世居苏瓦蜒沟(今吉林双阳),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伊氏、苏氏等。
⑺.满族伊尔哈氏,满语为Irha Hala,汉义“彩色绸缎条”,这是满族的脱谱姓氏之一,今北京市有此姓,后多冠汉姓为伊氏、尔氏等。
⑻.满族伊库鲁氏,满语为Ikulu Hala,世居诺罗(今黑龙江饶河),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为伊氏。
⑼.满族伊穆图氏,满语为Imutu Hala,世居地待考,后多冠汉姓为伊氏。
⑽.满族伊克得里氏,满语为Ikderi Hala,据史籍记载,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流域,属于尼马察女真,后多冠汉姓为伊氏。
⑾.满族岳察氏,亦称伊察氏、绕缠氏,满语为Yoca Hala,汉义“痒”,世居胡什塔(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后多冠汉姓为伊氏、岳氏等。
⑿.满族伊麻斯氏,满语为Imaci Hala,汉义“鱼”,为非常古老的满洲部族,人数很少,有四个分支,清朝晚期多冠汉姓为伊氏、于氏等。
第九个渊源: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记载:
锡伯族伊拉哩氏,亦称伊里氏、伊拉礼氏、伊喇立氏,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叶赫(今吉林梨树)、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伊罕阿林城(今吉林市东北十五公里处)、松花江流域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Ilari Hala,汉义“开”。
清朝中叶以后,锡伯族、满族伊拉哩氏多冠汉姓为伊氏、何氏、赵氏、尼氏、潘氏、苏氏、许氏、岳氏、禹氏、仉氏、柏氏、樊氏、郝氏、靳氏、李氏等。
伊姓迁徙分布
伊姓起源于河南伊水流域,早期在中原地区活动,汉唐时在今山东、山西均有伊氏踪迹,以陈留郡(今河南开封)为郡望。宋代以来,在今山东、安徽、河北、天津、北京、江苏、福建、广东、云南及东北地区均有伊氏分布。如今伊姓虽然人口不多,但分布极广,尤以河北为多。目前伊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伊姓传统文化
伊姓郡望堂号
堂号
伊姓渊源 "任圣堂"(任,信也):伊尹相汤,伐桀救民,以天下为己任。孟子称他是"圣之任者也"(圣人中最讲信的。把解放天下为自己的 事)。郡望:《郡望百家姓》中有记载云:伊氏望出陈留郡。《姓氏考略》 中记载:望出陈留、河南、山阳。
郡望
1、陈留:秦始皇置陈留县,汉代改置陈留郡。在今河南省开封地区。
2、河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3、山阳郡:西汉时的山阳郡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一带;东晋时的山阳 郡在今江苏省淮安一带。
伊姓姓氏字辈
陕西汉阴伊氏字辈:金碧相祥世,德前永发扬,万代宗祖顺,国政显原良。
江西上饶伊氏字辈:理文乾尧舜,志应肇益恒,贤良英世启,洪宣永定昌。
伊姓家谱文献
河南杞县伊氏世家谱,(清)伊六璧修,清嘉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1985年河南大学图书馆影印。现被收藏在河南大学图书馆。
伊姓家谱,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始修,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宁化伊氏族谱十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注:先祖为[唐]伊文敏,始祖为伊显,本支祖为伊奉。
福建宁化伊氏族谱十六卷,(民国)伊象昂辑,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先祖为[唐]伊文敏,始祖为伊显,本支祖为伊奉。
太原伊氏十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山东嘉祥伊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嘉祥县三官庙伊家村伊氏宗祠。
伊姓宗祠楹联
四言通用联
使才清节;
任圣名臣:上联典指三国时期蜀汉国的伊籍,从先主入益州,为从事中郎,擢昭文将军,奉使适吴。孙权闻其才辩,欲逆折以辞,方八拜,权曰:“劳事无道之君乎?”答曰:“一拜一起,未足为劳。”下联典指商朝时期的伊尹,相汤伐桀救民,以天下为己任,汤尊之为阿衡,年百岁卒,帝沃丁葬以天子之礼,孟子称为“圣之任者”。
河南世泽;
阿衡家声:全联典指商朝时期的伊尹,汤王贤相,以汤倚而取平,故尊称其为“阿衡”。
五言通用联
翰墨因缘旧;
烟云供养宜: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书法家、清乾隆进士伊秉绶自题联。
七言通用联
恭起静退称长者;
骁勇韬略授统军: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尚宝少卿恒,昊县人。为人谦恭,时称为长者。下联典指北魏统军伊盆生,骁勇有胆略,初为统军,累立战功,遂为名将,惕爵平城子,官至西道都督。
鹏化四溟归碧落;
鹤栖三岛接青霞:此联为唐朝时期的咸通进士、泾阳令伊璠《及第后寄梁烛处士》诗句联。
惟有松杉空弄月;
更无云鹤暗迷人: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伊梦昌《题汝县司空观仙台》诗句联。
南海有人瞻北斗;
东坡此地即西湖:此联为清朝时期的水昌知府、嘉庆进士宋湘赠伊秉绶联。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作莘野农,三聘乃起;
修朝云墓,一砚为酬:上联典指商朝初期的大臣伊尹,传说是家奴出身,曾耕于莘野,商汤持币三次去聘他,出而任相,辅佐商汤灭夏。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书画家伊秉绶,清乾隆年间进士,历官惠州太守、杨州知府。工书法,尤其擅长隶书,劲健沉着;能画山水梅竹。著有《留春草堂集》。他在惠州时,于苏文忠(轼)祠旁修朝云(苏轼爱妾)墓,从池沼中得一方砚,人说是苏轼用来酬谢贤太守的。
耕莘乐道,宏开匡济嘉猷;
辅世相贤,克绍箕裘事业:上联典指商朝时期的大臣、伊氏始祖伊尹,辅佐商汤,佐商灭夏,综理国事,连保汤、外丙、中壬三朝,佐四代五王,是上古有名的贤牙。下联典指商汤太戊名相伊陟,伊尹之子。太戊从其言而修德。
伊姓姓氏名望
伊姓历史名人
伊尹
商朝大臣、伊姓始祖,辅佐商汤,佐商灭夏,综理国事,连保 汤、外丙、中壬三朝,佐四代五王,是上古有名的贤相。伊陟:商汤太戊名相,伊尹之子。太戊从其言而修其德。伊恒:明代尚宝少卿,昊县人。为人谦恭,时称为长者。伊盆生:后魏统军,骁勇有胆略,初为统军,累立战功,遂为名将, 赐爵平城子,官至西道都督。伊秉绶:清代书法家、乾隆进士,字组似,号默卿,福建宁华人。官 至扬州知府。何绍基写诗称颂其书法说:"丈人八分出二篆,使墨如 漆楮如筒。行草也无唐后法,悬崖溜雨如荒藓。"有《留春草堂诗集 》。清代永昌知府、嘉庆进士宋湘赠伊秉绶联为:鹏化四溟归碧落;鹤栖三岛接青霞。
伊陟
商帝太戊时为相。伊尹子。与臣扈、巫咸共辅太戊治国。相传毫(今山东曹县东南)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一夕大拱。太戊惧,伊陟曰:“妖不胜德,帝之政岂有阙欤。”太戊从其言而修德,祥桑枯死。是时,诸侯归殷。
伊籍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伊籍 三国蜀汉臣。字机伯,荆州南阳人。年少时便依附于同乡刘表。刘备落难到荆州时,伊籍时常拜访,托请刘备照顾。刘表病死,伊籍转投刘备,一起渡江南下。后随刘备入蜀,刘备定益州,伊籍任左将军从事中郎,其待遇次于简雍、孙乾等。后升任为昭文将军,并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同编制《蜀科》。
伊馥
(?-453),北朝北魏将领。代(今山西代县)人。少勇健,走及奔马,善驰射,力能曳牛。神麚初,擢为侍郎。太武讨凉州,馛参与决策,从征至姑藏。以功拜秘书监,赐爵河南公。后官至平尚书事卒。
伊盆生
北魏将领。馛孙。初为统军,累有战功。明帝时,历洛州刺史、西道别将、行岐州刺史。为当时名将。任西道都督,战死。
伊慎
(?-811),唐将领。字寡悔,兖州(今山东滋阳)人。以善射补折冲都尉,嗣为大将,封南充郡王。贞元末官至奉义节度,拜检校右仆射,兼右卫上将军。谥曰壮缪。以武毅通文理,砚席楷隶,师心自得。
伊广
唐臣。中和年间为忻州刺史,以天下大乱,乃归心李克用。曾任汾州刺史。常参与谋划军略,交接诸藩,号为称职。累迁至检校司徒。乾宁年间从征刘仁恭,阵亡于成安寨。
伊桑阿
伊桑阿墓 (1638-1703),清臣。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顺治进士,授礼部主事,累擢内阁学士。康熙十四年(1675),迁礼部侍郎,擢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时三藩叛乱,因吴三桂踞湖南,命他先后赴江南和茶陵督治战舰,为平叛作准备。后俄罗斯犯边,又奉往宁古塔造船。历兵、礼二部尚书。二十七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充三朝国史总裁,《平定朔漠方略》总裁。黄河决,又奉令勘视河工。因淮扬水灾,疏请蠲免次年田赋。入阁十五。康熙四十二年卒。谥文端。
伊秉绶
伊秉绶《隶书临韩仁碑册》 (1751-1815),清书法家。字组似、墨卿,号默庵。福建宁化人。曾任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惠州知府、扬州知府。工诗文,善书法,长于隶、楷、行、草,隶书初学桂馥,后专宗汉隶,并融篆书笔意于隶书,其书间架博大,笔法质朴浑厚,气势雄强。行草书取法王羲之、李东阳、颜真卿,笔致凝炼有力。著《留春草堂集》。
伊秉绶刻狮钮寿山章
伊宝文
1944年6月生,内蒙古杭锦旗人,蒙古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内蒙古杭锦旗教育局工会主席。从事教育工作以来,从基层到领导机构任职,积极探索新时期教育方面的工作和方法,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教学经验理论。他的论文经常在全国性的报刊刊登。任现职以来,使全旗各教育系统的工会组织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工会应有的作用,为杭锦旗的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做出了贡献。曾多次该系统或旗交、政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
伊林学
1956年3月生,内蒙古准格尔旗人,蒙古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伊金霍洛旗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1975年毕业于伊金霍洛旗一中,1976年后先后在伊金霍洛旗台吉召小学、农业中学、伊金霍洛旗三中、伊金霍洛旗布尔自格乡格定压治学校任教,后历任布尔台格乡政府办秘书,伊金霍洛旗委组织部干部,伊金霍洛旗红海子乡乡长、党委书记、镇长,乌兰木伦党委书记,伊金霍洛旗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77、1984年被盟委、行署评为全盟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档案工作者,1994年被盟委、行署、军分区评为关心爱戴人民的好镇长,1998年被伊克昭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全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多次受伊金霍洛旗委、政府的表彰。
伊顺斤
1947年7月生,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人,蒙古族,高中文化,乌拉特中旗政协副主席,旗第十届政协常委。1968年6月响应国家号召,作为知音到乌拉特后旗那仁保力格公让马宝力格队劳动锻炼。1972年6月调入马后旗新华书店工作。1976年到乌后旗明星牧场学校任教。1977年在乌后旗电影公司工作。1981年调到乌中旗电影公司工作。1988年6月调乌中旗政协工作,任政协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第九届政协委员会副主席。1999年1月在乌中旗政协第十届一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为政协副主席、政协常委。
伊西格
1946年4月生,内蒙古阿左旗人,蒙古族,小学文化,内蒙古阿左旗嘉苏木玛嘎查牧民,阿左旗第九届政协委员。
伊占胜
1957年5月生,内蒙古达拉特旗人,蒙古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内蒙古达拉特旗委组织部副部长,政协达拉特旗第十届委员会委员。1977年参加工作,在青达门学校任教;1978年被调到高头答乡政府工作,1983年任高头客乡副乡长;1989年任高头客乡党委副书记,1993年被调到展县召苏木工作,任党委书记;995年当选为中共达拉特旗第十一届旗委候补委员;1996年被调到旗委组织部工作,任副部长。参加工作至今,多次受区、盟、旗各级的表彰奖励,1982年被评为自治区人口普查先进工作者,连续多次被盟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精神文明先进个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1994年被评为“十佳”党委书记,1996年分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1998年获全盟评比第一名。
伊日浩
高级政工师,高级工程师。男,1946年2月出生,山东省桓台人。中共党员。1970年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任淄博市纺织工业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民政局局长、党委书记。主要业绩:从事领导工作多年.政治原则性强,善于从大局出发,注重统揽全局,把握方向,工作有思路,有条理,并能逐一圆满地实施仅有丰富的领导和管理经验,特别是在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运转领导班子,团结同志等方面具有较高的领导艺术水平,善于结合具体工作搞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以加速经济建设为目的,致力于促进本地组织工作、民政事业的发展和本单位各项工作;曾被评为全国、省纺织工业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受市委、市政府记大功表彰。
伊 洪
男,1942年8月出生。大专,现任上海市虹口足球场鲁迅公园联合发展集团工程师。致力于科技理论研究与发明创造,几年来,已有多项成果问世。其研究成果“激光识别运动物体装置”不仅可识别径赛中的运动员,还可用于交通管理。技术简介:“激光识别运动物体装置”首次运用新的物理概念:“激光平面”。在技术上,运用“激光平面”实现控制与触发,与被触发的微型无线电发射机、无线电接收机和电脑组成一个完整的封闭系统。微型无线电发射机置于将被识别的物体上,能发出与该物体对应的编码信号与运动状态信号,奠定识别基础。“激光平面”是无形的,范围大,抗干扰力强,工作可靠。该装置用于城市交通管理和高速公路管理,是“红绿灯”用于交通管理以来的又一次革命,奠定自动化管理的基础。还可用于出入证和安保方面。经济效益可观。因为是各成熟技术的有机组合,所以投资成本不高。愿出让或合作。
伊桂贤
中学高级教师。女,满族,1951年10月出生,沈阳人。中共党员。曾任辽中县六间房初级中学团委书记。现任辽宁省辽中县第二小学教师、党支部委员,省特级教师。主要贡献:从教近32年来,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荣获国家、省、市各级各类荣誉证书30多次。94年荣获宵宪梓教育奖励基金。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两先一优活动中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其先进事迹多次登报并在广播电视中报道。多年来带出一批批教育教学骨于,培养出一批批教学新秀,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大胆改革。创新,总结出“领一扶一放”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在市、县各所小学广泛推广。1985年至今近百次做省、市、县级教学公开课、观摩课及教研课,并多次被现场录像,大会经验交流。教学有特色,是市、县的教学标兵,多次参加教师讲师团到农村各地巡回讲课表演。1991年以来承担省教改科研项目“小学语文思维训练”,所著论文获省优秀科研成果证书并有两篇论文发表在《教学经验篇》、《教改与探索》两书中,同时有十余篇教学论文获国家、省、市县级证书。将多年的成功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经其指导的数名教师均在市、县级教学竞赛中荣获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称号。所教过的学生素质高,能力强,学习成绩贯居榜首,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曾有数十名学生荣获国家、省、市、县各级各类的荣誉证书。曾有1名同学的美术作品送往日本展出。
其他
伊文少将 其他伊姓名人有西汉经学家伊推;唐官吏伊璠;明藏书家伊侃;清大臣伊龄阿、伊都立、伊厌栋、伊逊、伊辟,将领伊拜等。近当代伊姓名人有解放军将领伊文,医学家伊福,森林工业专家伊城,电影编导伊琳、伊明,画家伊戈,作家伊妮,戏曲理论家伊兵,京剧演员伊芳
伊姓现代名人
伊文
(1916~1992),浙江余姚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曾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区队长,第一分校区队长、军事教育干事、青年队队长,在抗大工作一段时间后,调到山东纵队第二支队教导队任教员、参谋、股长,滨海军区司令部参谋、作战科科长、代理参谋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从事后勤工作,历任山东军区后勤部参谋处处长、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兼后勤科科长,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南线指挥部副参谋长,华东军区后勤部司令部参谋长、后勤部军械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过华东军区后勤部司令部办公室主任、计划处处长,华东军区后勤部参谋长、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油料部副部长、部长,营房部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燃料化学工业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伊扬
(1972年1月27日~):北京人,回族。著名歌手。代表作有《纸飞机》、《眼睛渴望眼睛的重逢》、《团圆》、《亲爱的你会想我吗》、《真爱永远》等。
伊雷
(1940~1999年2月16日),原名伊伯麟,香港喜剧演员,是香港粤语长片年代的喜剧明星伊秋水之独生子。在七十年代香港电视业黄金时期,伊雷曾在无线和亚视参与连续剧演出,也曾在《欢乐今宵》亮相演出搞笑短剧。他比较突出的是1987年家庭伦理长剧《季节》饰演孻叔。他在1989年执导过《猛鬼山坟》后就再没有新的作品,而转行经商。